做GEO,我想说的大实话

最近,GEO(生成式引擎优化)火得不得了。作为一名实操过多次GEO项目的人,我想把一些大实话说出来,给大家一个清醒的视角。

做GEO,我想说的大实话.png

① GEO值得做,SEO也不会完蛋

很多人担心GEO会取代SEO,其实完全不用慌。GEO本质是让AI在生成答案时引用你的内容,而SEO是让用户点击你的网页。两者的目标不同,互为补充。
简单说:SEO负责“拉人进来”,GEO负责“让AI推荐你”。做GEO不会让你的SEO失效,反而还能在AI时代形成双保险。

② GEO能保证曝光,但线索量不一定

GEO的优势很明显——只要操作得当,你的品牌和内容几乎可以在AI回答里“露脸”,曝光度很高。但千万别误以为曝光就等于线索。
实际操作中,有些行业即便GEO做得再好,线索转化依旧取决于产品力、落地页设计和跟进能力。
也就是说,GEO是曝光利器,但销售闭环还是靠传统动作支撑。

③ ToC品牌对GEO的兴趣超预期

很多ToB企业还在观望,但ToC品牌已经悄悄先行。为什么?因为GEO的本质是“精准推荐”,用户直接看到答案,购买决策被加速了。
在一些消费场景下,GEO已经成为品牌触达和教育用户的新战场。你会惊讶地发现,越是ToC的产品,越容易从GEO里获得潜在增量。

④ GEO处于黑帽技术红利期

最后要说实话——GEO现在还处于黑帽技术红利期。很多平台对生成式答案的算法还在不断调优,规则不明朗,操作手法也在快速迭代。
这意味着早下手、懂技术的人,可以拿到比后来者更大的红利。但同时也存在风险:算法一旦收紧,部分做法可能失效。


GEO值得做,但不要幻想它是万能钥匙。曝光容易,但转化靠实力。ToC品牌热情高,而B端企业还需耐心布局。现在是红利期,但规则随时可能变化。

一句话:做GEO,要懂它的价值,也要认清它的边界。

作者王家兴头像

王家兴

资深网络营销顾问,8年数字营销经验,曾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网站建设、搜索引擎优化、短视频营销、GEO AI营销服务,擅长内容策略规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