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板非要做GEO优化,我该坚持劝阻吗?

最近,GEO(生成引擎优化)被不少营销公司吹得天花乱坠,很多老板都觉得这是一条“低成本快速起量”的新赛道。但作为具体执行的员工或市场负责人,你可能会陷入两难:一方面,老板信心满满;另一方面,你调研后却发现其中暗藏不少坑。那么,面对这种情况,到底该劝阻还是随波逐流?

老板非要做GEO优化,我该坚持劝阻吗?.png

一、GEO优化到底是什么?

简单来说,GEO优化就是通过发布大量特定结构的内容,来影响AI大模型(如DeepSeek、文心一言、ChatGPT等)的回答,从而让品牌更容易被“引用”。

  • 传统SEO:优化网页排名,让用户在百度/谷歌搜索结果中看到你的官网。

  • GEO优化:优化“AI搜索结果”,让用户直接在AI回答中看到你的品牌。

听上去确实很诱人,但问题是——这条赛道远没有宣传得那么成熟。

二、GEO的现实困境

  1. 平台不认可商业优化
    DeepSeek等大模型官方明确表示“不接受商业化SEO式干预”,这意味着一旦被发现是刻意操作,效果可能立刻归零。

  2. 行业案例多存疑
    很多所谓的“成功案例”,往往是供应商自己虚构出来的,甚至用SEO的旧数据包装成GEO成果,真实性很难验证。

  3. 转化率极低
    目前公开数据表明,GEO带来的曝光量有限,且用户通过AI推荐转化为实际客户的比例远低于传统SEO/信息流广告。

  4. 投入产出不确定
    市面上常见的报价是“试水3000元,无效退款”,但背后套路很深:退款标准模糊、周期拉长、效果不可量化,最终可能花钱买教训。

三、老板为什么容易被说服?

  • “小钱博大回报”的心理:投入几千块,万一成了就是大红利。

  • “不落后”的焦虑:别人都在尝试,他不想掉队。

  • “新名词光环”:GEO、AI搜索这些字眼,本身就很容易让人产生前沿感和稀缺感。

四、员工该怎么做?

  1. 客观呈现事实
    不要直接说“这是坑”,而是用数据和平台官方声明去支撑你的观点,让老板自己判断风险。

  2. 建议小额试点
    如果老板坚持要试,可以提出“试水需设定明确衡量标准”,比如:关键词覆盖率、实际转化量,而不是模糊的“曝光”。

  3. 提出替代方案
    与其全押宝GEO,不如建议老板在SEO、短视频投放、私域流量建设等已有成熟渠道上继续深耕,这样风险更可控。

  4. 设立责任边界
    在执行前,将预期和风险写进会议纪要或邮件中,确保一旦失败,不会让“打工人背锅”。

五、结论

GEO优化目前更像是一个概念大于实质的“试验田”,风险远高于回报。作为执行者,你可以劝阻,但要保持专业冷静,用事实和数据说话,而不是情绪化反对。真正成熟的企业布局,应该是“在稳定渠道持续深耕+谨慎探索新渠道”,而不是盲目跟风押宝。


换句话说:劝阻可以,但要讲证据、设边界,这样即便老板最终决定尝试,也能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。

作者王家兴头像

王家兴

资深网络营销顾问,8年数字营销经验,曾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网站建设、搜索引擎优化、短视频营销、GEO AI营销服务,擅长内容策略规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