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EO服务乱象:AI火了,GEO公司却让人“花钱找罪受”
最近,随着生成式AI的火爆,市面上各种GEO(生成引擎优化)服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,吸引不少企业尝试通过GEO提升自己在AI搜索或内容平台中的曝光率。然而,很多业内人士和企业主已经感到,这些所谓的GEO服务,水分极大,甚至可能让企业“花钱找罪受”。
价格混乱,服务名不副实
目前市面上,一些GEO服务公司为了抢市场,会打出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套餐,例如承诺发布上千篇软文、全网覆盖等等。然而,实际执行情况往往与宣传差距巨大:
文章质量低:大量文章只是AI随意生成,甚至连标点符号都没有检查。
发布渠道不可靠:所谓的“自媒体全网覆盖”,很多只是随意找一些免费自媒体号发布,根本没有权威性。
效果不可持续:就算偶尔被AI或搜索引擎收录,也可能很快被权威信息覆盖,排名和曝光瞬间下滑。
潜在风险:错误信息传播
更严重的是,随意生成的文章内容很可能存在错误信息。企业信息被误传,不仅无法提升品牌信誉,反而会损害形象。长远来看,这种方式的GEO优化不仅没有价值,反而可能带来负面效应。
花钱买不稳定的“流量”,本质就是赌博
这些公司所谓的“效果”,大多是运气因素:在大量低质量内容中,偶尔被AI或搜索引擎抓取一两篇,就被包装成成功案例。企业投入大量资金,换来的只是短期的、随机的曝光,完全无法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品牌宣传或客户获取渠道。
如何避免掉进GEO陷阱?
甄别服务公司资质:选择有实际案例、正规渠道的服务提供商,切勿被低价诱惑。
关注内容质量:高质量、权威、准确的内容远比数量更重要。
评估长期效果:短期随机收录无法带来稳定流量,GEO应结合SEO、品牌建设等策略,形成长期布局。
谨慎对待AI生成内容:AI可以辅助生成内容,但必须有人工审核和校验,否则风险极高。
GEO服务在AI时代确实有一定市场,但市面上大部分公司存在水分、低质、虚假宣传的情况。企业在选择GEO服务时,不能被“低价+大数量”的噱头蒙蔽,要看重内容质量和长期效果,否则投入的资金可能只换来一堆无用甚至错误的信息——真正是“花钱找罪受”。